诗歌:大本293首

读经:创三五18她将近于死,魂要离开的时候,就给她儿子起名叫便俄尼;他父亲却给他起名叫便雅悯。
罗八28还有,我们晓得万有都互相效力,叫爱神的人得益处,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。

拉结必须死去,便雅悯才能生出

雅各从伯特利起行时,经历了非常深刻且切身的对付:他亲爱的妻子拉结,在生雅各末了一个儿子便雅悯的时候死了(创三五16~20)。这经历是一件攸关生与死、得与失的事。雅各失去了拉结,得着了便雅悯。……在神的经纶里,你若要得着末了一个儿子,就必须放弃母亲。没有失,就没有得;没有死,就没有生。生是从死来的,因为离了死,就没有复活。拉结若不死,便雅悯绝不能生。

假定你是雅各,你愿意以失去心头愿望的代价得着这位基督吗?只要你留在召会中,经历伯特利,建立柱子,并且将自己浇在柱子上作奠祭,你就没有选择。拉结必须死去,便雅悯才能生出。阿利路亚,拉结去了,便雅悯来了!

便雅悯是受苦并被高举之基督的预表

创世记三十五章十八节说,“她将近于死,魂要离开的时候,就给她儿子起名叫便俄尼;他父亲却给他起名叫便雅悯。”这孩子有两个名字,一个是他母亲起的,一个是他父亲起的。便俄尼的意思是“忧患之子。”拉结给他起这名,因为她在受苦,在忧患中。但雅各立刻将他的名字改为便雅悯,意思是“右手之子。”在全宇宙中,只有一位既是忧患之子,又是右手之子,这一位就是基督。一面,基督是便俄尼;另一面,祂是便雅悯。基督是具有这两面的奇妙人物。……拉结不是惟一经历这忧患的人;基督的母亲马利亚也经历过。照着路加二章三十五节,她的魂被她儿子的苦难刺透。但在三十三年半以后,基督在复活并升天里,成了神的右手之子。因此,没有人能否认,便雅悯是受苦并被高举之基督的预表。

借着召会生活,“拉结”会有奇妙且激励人的生产

在伯特利的经历以前,神容忍雅各天然的拣选,容许他有心头的愿望。但是在伯特利的经历以后,神取去了他天然的拣选。我们许多人能作见证,在我们经历召会生活以前,我们仍有天然的观念,天然的拣选,和天然的愿望。神甚至祝福这些东西。然而,雅各在伯特利的经历以后,失去了他天然的拣选。

有些人说,我们要彰显基督,就必须钉十字架。但一个人如何能叫自己钉十字架呢?任何人都不可能把自己钉在十字架上。最终我知道,高举基督并彰显祂的路,乃是在召会生活中。借着召会生活,“拉结”会有奇妙且激励人的生产,她死了,使美妙的基督生出来。

圣经中这段对拉结的死和便雅悯的生的记载,的确令人赞赏。这是多么美妙的记载!为什么拉结的死不在雅各经历伯特利之前?这的确是照着神的主宰。在神的主宰里,拉结的死正发生于雅各在伯特利奇妙的经历之后。在十六节,雅各因他在伯特利的经历必定满了喜乐,并且热切的期待亲爱的妻子拉结生出另一个孩子。但拉结的孩子出生的时候,雅各天然的拣选死了。拉结给她第二个儿子起名叫便俄尼,一个忧患的名字,但雅各立刻将这名改为便雅悯,一个激励的名字。雅各更改他儿子的名字,证明他没有因着失去拉结而失望灰心。

得着天然的拣选,不是按我的作法和时间

神已经命定我们要得着天然所拣选的,但不是照着我们的作法和时间。也许你不解神为什么这样找我们的麻烦。祂这样作,惟一的目的就是要生出基督。神已经命定你要得着一个妻子,但祂不会允许你照着自己的作法和时间得着她。祂的目的不是要使你受苦。神不是残忍的。祂的目的乃是要生出基督。神也已经命定你要吃,但不是按你的作法吃。甚至在吃的事上,神的目的也是要生出基督。

你们有些人知道我非常喜欢甜点,尤其是冰淇淋。但神主宰的把我放在我亲爱的妻子控制的手下。我会吃到冰淇淋,但不是照着我的作法或时间。许多时候我渴望中午吃冰淇淋,但她告诉我要等到晚餐的时候。假定我因为自己是男人,有力气打架,就对我的妻子说,“这是我的家,你是我的妻子,马上给我拿冰淇淋来!我不要等到晚餐的时候。”我若是这样生活,就不会生出基督,不会有便雅悯和约瑟。

照着神的作法和时间,为神所用生出基督

我们所拣选的—无论是关于婚姻、饮食或衣着样式—都是按主的作法和时间给我们的。甚至在你穿衣的时候,你也需要说,“主,什么是你的作法?什么是你的时间?”青年人,你们一切日常的需要和必需,都是神所命定的。但是不要盼望照着你的作法和时间得着什么。那绝不会生出基督。你若要为神所用生出基督,神把你的需要给你,必定不是照着你的作法和时间,乃是照着神的作法和时间。

我们都必须晓得,我们不在自己手中,我们乃在主手中。只要我们是祂所拣选的人,并且爱祂,我们就在祂手中。祂要把我们带到伯特利,我们要在祂的手下留在伯特利。但是迟早我们还要起行,并且到了祂的时候,祂的手要取去我们的喜好,我们的拣选,使便雅悯能生出来。(创世记生命读经,第九十篇)

 

彼此问互相答:

1.拉结的死,其意义是什么?

2.我们该在哪里,使美妙的基督生出来?

3.拉结表征我们天然的拣选,拉结必须死去,便雅悯才能生出。当神的手取去我们的拣选时,我们该如何面对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