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播放,收听
有声版

这是一个古代的笑话。

有个落魄的秀才设馆教学生,好养活一家两口。因为他只会写八股文,没有真学问,所以经常叫学生硬背,不要多嘴。家长们不知内情,反而觉得他很踏实,不耍花枪,于是都叫他“老实的先生”。

某日,有个新来的学生问他:“先生,‘大学之道’是什么意思呀?”

秀才突然胀红了脸,又打了个嗝,不耐烦地挥挥手说:“什么‘大雪粗稻’?啊?听不见?”

他装模作样了一会儿,便自言自语地说:“气死我了,这孩子昨天不问,偏偏拣今天喝醉的时候来问。”

旧生们看“老实的先生”这样说,都笑了。

后来学生们散了以后,秀才赶紧钻进厨房,把学生的题目给他妻子说了。

“急死我了!差点就在课堂上出丑!”

妻子笑着说:“这简单。《大学》是礼记的其中一篇,‘之道’就是这一篇里头所讲的道理。你这样随便讲一讲就行了。”

第二天,秀才扬着眉毛对那个新同学说:“你真不懂事,昨天趁先生醉酒的时候来问。说,你昨天问我什么来着?”

学生恭敬地说:“是。先生,我问您的是‘大学之道’怎么讲。”

秀才就把妻子教他的话说给对方听。学生点点头,又问:“那下一句‘在明明德’怎么讲?”

只见秀才愣了一两秒,突然抱着肚子说:“先不要问,我的肚子好痛啊。”

学生们哄堂大笑,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先生逃掉了。

虽然是古代的故事,但读起来还是很好笑吧?

其实,我们“现代人”也常常干这样的事,和古人没有什么不同。

我们明知道不对,还是习惯用种种可笑的理由掩饰自己,还以为别人都不知道。

我们把利益和面子摆在诚实之上,结果日子一久,想要老老实实说点话,都变得有点困难。

然而在马太福音5:37中,耶稣告诉门徒:“你们的话,是,就说是,不是,就说不是;若再多说,就是出于那恶者。”主在这里教导我们,我们的话语需要简单、真实;是,就说是,不是,就说不是。否则一画蛇添足起来,里头也不知道有多少虚假,要让魔鬼惹出多少要命的事情来!

不仅如此,马太福音12:36,主耶稣还进一步说:“我还告诉你们,人所说的每句闲话,在审判的日子,都必须供出来。因为要凭你的话,称你为义;也要凭你的话,定你有罪。”

这里的“闲话”,原文意“不工作”,意思就是没有作用、无效的话,也就是没有积极功用的、无用的、无益的、不结果的、不生育的话。连说这种话的人,在审判的日子,都必须把所说的都供出来。既是这样,我们那些恶毒的、中伤的、不纯洁的、以及虚假的话,岂不更要句句供出来?

亲爱的,留意一下每天说的话啦。但愿神给我们充足的恩典,让我们管制并约束自己的说话。


感谢水深之处提供素材

(关键词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