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王之王骑在上面

某清道夫信主之后甚为热心。他觉得自己得蒙救赎,有了平安,也该传给别人,就去为主作见证,人人都很留心听他。有人就说:“他是一位清道夫,这些人为何这样恭谨倾听呢?”清道夫说:“当救主骑驴进入耶路撒冷之时,众人把衣服铺在驴的脚下。他们不把衣服铺在基督脚下,而铺在驴的脚下,乃因万王之王骑在上面。及至基督一下来,就再没有人留心那驴了。可知那驴被尊敬,乃在万王之王骑在上面。”基督徒让主使用,才有价值。

“……来服事又活又真的神。”(帖前一9)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薪水够高工作不够大

美孚煤油公司将在印尼扩充营业之时,很想物色一位经理,管理该处业务。他们研究结果,认为一位宣教士最为适合。于是公司派人和他接洽,每年薪金三万美金。宣教士拒绝了。他们以为他嫌薪金太少,再予提高,仍被拒绝。最后他们说:“你自己说,你要多少,我们照给。如果你嫌薪水不够,总有办法解决。”宣教士答道:“薪水够高,但是工作不够大!”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沙漠路旁挖井

有兄弟两人,想要留名后世。一为自己在公路旁筑了一座纪念碑,上刻他的名字事迹,以为这样便可传名于后世了。另一个在沙漠中的路旁挖了一口井。疲乏旅客经过那井,必然停下汲水暢饮,得以解渴,重振精神。那里没有记述他的事迹,事实上也用不着,因为得到他供应的人,必然感激记念他的名。你若作一活水河,必有许多人从你得到供应,记念你,为你感谢神。(参林后九14)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端洗脸水倒夜壶

薛道荣弟兄作学生时就已信主。他在山西过暑假的时候,住在乡下会所里面。那里的长老爱护这些青年弟兄,服事无微不至。当他没有起床之时,就把他的夜壶拿去倒掉。当他没有起身之时,就把洗脸水预先端到他的房间里面。因着这样服事,就给薛弟兄一个很深的印象,使他不但觉得主爱如此甘甜,而且也被激励爱主。从那时起,他就深深的认识,服事能够使人得到供应。

“各人要…… 彼此供应。”(彼前四10)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喀尔文逃避瘟疫

喀尔文因为伦敦城发生大瘟疫,想要迁到乡下去住。他收拾了行李,备妥了马车。正要跳上马车启程之时,听见他的黑种仆人对另一仆人说:“我推测我的主人离开伦敦,逃避瘟疫到乡下去,这是因为他的神是住在乡间,而不是住在城市。”这句话很厉害的打进喀尔文的心。他想一想后,就说:“我的神是无所不在的,祂在乡间怎样会保护我,祂在城市也照样会保护我,我要住在我原有的地方。”他立刻决定不走,仍旧住在伦敦。神用他帮助看望许多病人,他从未被传染过。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器皿的选择

一个卑贱的器皿,一个贵重的器皿,一个五毛钱,一个五十块钱。然而顶贵重的器皿却是沾染了污秽,顶卑贱的器皿,却是极其清洁。当你喝茶的时候,你有哪一个呢?你宁肯用那卑贱而清洁的器皿。神也常常用那无才无知,却是清洁的器皿。神在教会中,是与谁同在呢?是那些有恩赐而行为堕落的呢?还是那些心中诚实却好象没有多大恩赐的呢?

“还有,在此所求于管家的,是要他显为忠信。”(林前四2)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与上将同行

英国某一部队有一队长擢升,他的友人却都讥诮,未加尊重。事被上将获悉,定规不准再有这样的事,就到队长那里,请他同赴操场散步。他与上将同行,那些讥诮的人不能不向他们敬礼。从那时起,新任的队长就被众人尊重,再没有藐视的话了。我们最要紧的就是得主的称颂,与主同行,人的论断无关紧要。总要一心寻求祂的旨意,祂的荣耀,祂的喜悦。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更大之王在这里

有一次,雷铁莫博士在英王享利第八面前讲道。他在台上看见了英王,就自言自语的说:“雷铁莫!雷铁莫!你要小心你所讲的,因为有一位更大的王,就是万王之王在这里。”传道人哪!你所讲的是迎合人的心理呢?还是讨神的喜欢呢?若是讨人的喜欢,就不是神的仆人了。

“若我仍讨人的喜悦,我就不是基督的奴仆了。”(加一10)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打扫书橱后面

岳堪纳,是非洲的小孩,生长在非洲中部的一个布道所里面,自幼就听福音,接受主耶稣作他的救主。有一天,他的教师命他打扫课室。他扫到大书橱的面前,就想:“书橱后面不必扫。扫或不扫,毕竟没有人看见,何必多作此工呢?”可是另有一个思想来到:“在这个课室之中,有一地方,我可为主而扫,因为他人不会知道。”于是他就打扫书橱的后面。扫的时候,他就祷告说:“主啊,我是为你而扫此地。”

哥罗西三23:“你们无论作什么,都要从心里作,像是给主作的,不是给人作的,”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我的主人没有一刻不在

有一大商家,因事外出,将他的生意交给助手。有一顾客,趁着这个机会,前来试探这位助手,要他接受一点贿赂,通过某盘生意。可是这位助手坚决的拒绝了。顾客说:“你的主人不在,你若肯作,是作得到的。”他回答说:“我的主人没有一刻不在。我的主人乃是主耶稣。”

哥罗西三22~24:“作奴仆的,要凡事顺从肉身的主人,不要只在眼前事奉,像是讨人喜欢的,乃要凭心中的单纯敬畏主。…… 知道你们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报;你们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。”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你尚未到家呢

已故的享利马礼逊博士(Dr. Henry Morrison)是一位主的忠信仆人,旅行各处布道。有一次,他返抵纽约,与他同船的,是一位从非洲回来的大猎士,名为罗斯福泽德。在纽约码头迎接罗斯福泽德的人至少有数千,迎接马礼逊的却是一个也没有。马礼逊说:“当时魔鬼对他说:世上的伟人何等受人恭维。你一布道家,有谁理你?”马礼逊的心中不无难过。但神却用轻微的声音对他说:“享利,你尚未到家呢!”我们的荣耀还在将来,所以今日只得忍耐。“我们如果忍耐,也必与祂一同作王”(提后二12)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鸡闻粥身即来

某著名演说家在某处讲道。有一不识字的老妪往听。讲毕,有人问她:“他所讲的,老太太都明白吗?”老妪笑答:“我家所养之鸡,不谙人语,但我若是招其来食,一呼粥粥,它们都能知道。但我若在鸡场之中,与友倾谈,群鸡绝不理会,若我忽呼粥粥,则皆举首张翼奔来。因其一闻此言,都生得食之望。这位演说家之讲词,虽然十分美妙,在我听来,犹如鸡之闻人倾谈而已。”请问,你讲道是叫人得到饱足呢?或者只是一篇演讲而已?

“我说的话,讲的道,不是用智慧动听的言语,乃是用那灵和能力的明证,”(林前二4)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活的当作死的扮

某城有一戏院,天天观众满座。还有一间礼拜堂,一礼拜才聚会一次,参加的人,廖廖无几。一天,这一间礼拜堂的牧师遇见那戏院的戏子,寒喧之后,他就发表久存心里的问题:“何以你的戏院能够吸引那么多的人,我的礼拜堂却是那么少的人肯来呢?”戏子不费迟疑,回答牧师说:“这原因很简单,我们戏子是把死的当作活的扮,你们牧师是把活的当作死的扮。”传道人要传活的基督,不要传死的道理。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运动家沈屡落选

意大利的运动家沈屡(Signor Dorando)参加一九零八年奥林匹克的长程竞走,他一路领先,但到离开终点约有三十码之时,忽然晕倒。拥护他的人围他狂呼,他于欢呼声中醒了过来,勉强站立。这时虽然他还不能举步,继续向前,但他仍然遥遥领先,若用两脚两手慢慢来爬,亦可获第一名。但在拥护他的群众中,有一人轻轻放手在他背上扶他,使他不至倾跌。裁判员立即鸣笛,宣布沈屡落选。我们今天在场上比武也是这样。

“竞赛的人,非按规矩竞赛,就不能得华冠。”(提后二5)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康比利的失败

康比利(Billy Conn)想夺拳击锦标,几乎登位世界重量级的王座。他与拳王鲁易士(已退出拳坛)斗拳,直到十三回合,大家认为胜利非他莫属,必操胜券无疑。弄得鲁易士无懈可乘。但他作错了一件事,就是那件事,他终被鲁易士杀得落花流水。原来他松懈了一二秒钟,未加防卫。这个错误正是鲁易士所求之不得的。因这错误,康比利失败了,鲁易士仍保住了他的王位。属神的人哪!要得赏赐,必须时刻儆醒谨守,免得失去冠冕。

“所以我们不要睡觉,像其余的人一样,总要儆醒谨守。”(帖前五6)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真理埋没在墙内

马丁路德明白了得救的真理之后,勇敢为主作见证,他说:“基督在人前承认了我,我不在君王面前闪避,而不承认祂。”许多人因着他的见证得救,明白真道。但是与他同时的,还有一位巴所利的马丁,他也发现主的真理,却不敢为主作见证。他在他的书卷的一页上写着:“慈爱的基督啊,我知道我只能借着你的宝血得救,我承认你为我死,我爱你。”写完之后,就从他的房子的墙上取下一块砖头,将它藏在墙内。这本书卷被发现尚不及一百年。

“你不要以给我们的主作见证为耻。……”(提后一8)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打耶稣的人

怀亚力大说:“有一个人作梦,看见耶稣被兵丁绑在木椿上,用皮鞭子打。鞭子梢上都是铅弹子。一鞭打了下去,铅弹子嵌入肉内,鞭子拿了出来,只见鲜血直流。他就跑向前去,打算拦阻兵丁,不要再打。没有想到,他一转身,看见鞭子拿在自己手内,他就是那打耶稣的人。”许多时候我们只看见别人拦阻基督,顶撞基督,却没有有想到我们自己在生活上,在事奉上,常常拦阻基督,顶撞基督,岂非等于鞭打祂吗?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首先在此迎接祂来

有一游客,来到以色列国,每早晨必到橄榄山客西马尼散步。每次必遇一位老年的犹太人,甚觉希奇。一次,游客借机和他攀谈,问他每早到此是为什么?那位犹太人说:“先生,先知以西结告诉我们,有一天,弥赛亚要回来,站在橄榄山上,我每天早晨来此,已有十四年了,为要首先在此迎接祂来。”

请问,你爱慕他的显现吗?渴望他快来吗?使徒约翰曾祷告说:“主耶稣啊,我愿你来!”你如何?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磨光和锈光

一位农夫,年已七十,还跟往常一样,整天忙碌田间,勤劳不息,真是不知老之将至。有人对他说:“你老人家,儿孙满堂,尽可以告老了,何必再如此劳苦呢?”他说:“人生好比一把快刀,使它耗损之法有二:一是不去用它,任其生锈烂光。一日用它作工,久而久之,自然磨光。在这二者之间,我宁愿让工作磨光,而不愿闲着锈光。”

“你们为什么整天在这里闲站?……你们也进葡萄园去。”(太二十6、7)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依利亚德临死不休息

美国麻省牛顿城有一块很大的地方,乃是著名的初来传道的依利亚德(John Eliot)对印第安人讲道的地方。那里竖立一方设计特殊的石碑。依利亚德去世时已经八十岁了。死的那天还在教一站在床边的印第安孩子念字母。一位朋友大吃一惊的问他说:“你为什么还不休息?”依利亚德回答说:“因为,我曾求神使我活着的时候有用处,神也听了我的祷告,现在我不能传道了,祂仍给力量,叫我教这可怜的孩子念字母。”

“这些事你要殷勤实行,并要投身其中……”(提前四15)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最殷勤的著作家

德国马丁路得一生六十二岁,三十四岁时开始著书,著书的时间共二十九年。当他四百周年诞辰纪念时,有人集合他生平的著作,交给德国卫马城希文书坊,用铅字活版排印。这书局已印的有六十八卷,每卷平均七百五十面,还有二十七卷未印,共计至少有六万五千面。当时还没有打字机,自来水笔,及钢笔尖等物,他所用的笔乃是削鹅翎管作的。同时他又是一个支会的牧师,及神道大学的教授,还要巡行各会布道,且他体弱多病,常常因此停止工作。以一个百事业集,体弱多病的人,竟然能有这样的著作,真是一个殷勤服事主的好榜样。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摩根有条不紊的生活

英国摩根博士,是全世界闻名的解经家,讲道者。有人曾替他著一传记,述说他的生活。书中说:博士极好整齐次序,家中每一物具,必有一定位置安放。就是一纸一笔,也不乱放。每读完一书,即在书内写明何年何月何日读完。且还作一笔记,叙述书中内容,并加评论。每收一信,必写回信,若是能行,立刻回信。每信必有副本,以便检阅。并且也要登记,分类保存。旅行讲道有记录,统计到一九二九年七月止,共讲道二万零八十三次,旅行过七十一万四千零四十二里,渡大西洋四十九次。如今著书已出版的共有七十二部。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使徒约翰玩鸽子

有一传说,老使徒约翰正在逗玩一群鸽子。它们环绕约翰飞翔,棲止在他肩上,停留在他手上。老约翰和它们亲密,如同人和朋友一样。恰巧过来一个猎人,以为神圣的约翰在作玩物丧志的戏娱,大表惊讶。约翰指着猎人手中的弓,问他缘何把弦放松弄弛了。猎人说,若是张而不弛,便会丧失弹力。约翰笑道:“若是无知的角木尚须有时松弛,借以恢复其弹力,那么基督的仆役,欲求工作效果日著,不当更好有休娱的时间么?”

主耶稣说:“来吧,你们暗暗的到旷野地方歇一歇……。”(可六3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