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II-08 召会的立场

诗歌:补514

读经:

徒八1 就在那日,在耶路撒冷的召会大遭逼迫,除了使徒以外,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地。

徒十三1 在安提阿当地的召会中,有几位申言者和教师,就是巴拿巴和称呼尼结的西面,古利奈人路求,与分封王希律同养的马念,并扫罗。

召会的立场就是召会所在的地方

召会的立场是什么?一个东西的立场就是摆放那东西的地方,那就是立场。换句话说,召会的立场就是召会所在的地方。

瓶子若摆在桌子上,瓶子的立场就是桌子。那么召会所站在其上的立场是什么?乃是召会所在的城市。新约里第一个召会是在耶路撒冷(徒八1)。耶路撒冷城成了那召会的立场,这是很清楚的。

然后召会从耶路撒冷扩展到安提阿。现今既有一个召会在安提阿(十三1),自然安提阿城就成了那里召会的立场。然后召会从安提阿扩展到以弗所、哥林多、和许多其他城市。所有这些召会所扩展到的城市,就成了召会立在其上的立场。这乃是真实的一的独一立场,这就是地方的立场或地方立场。

召会独一正当的立场乃是召会所在的地方

假设在哥林多,有些喜欢亚波罗的信徒要建造一个亚波罗的召会,而那些属彼得的人要建造一个彼得的召会。这样就有一个属亚波罗的召会和一个属彼得的召会。再假设那些属保罗的人要建造保罗的召会,甚至有些人说他们是属基督的,所以他们要建造一个“基督的召会”。这样,在哥林多这一个城市里就有四个召会,而这四个召会都宣告、声明、宣称基督是他们的根基。亚波罗的召会是建造在基督上面,彼得的召会是建造在基督上面,保罗的召会是建造在基督上面,当然“基督的召会”也是建造在基督上面。四个不同类的召会都宣告有基督作他们的根基。他们的根基也许相同,但他们的立场完全不同,他们都建造在不同的立场上。一个有亚波罗的立场,一个有彼得的立场,一个有保罗的立场,一个甚至说基督是他们的立场。这些立场是什么?我们必须清楚他们都是分裂的,只有哥林多是正确的立场。地方立场乃是召会能建造在其上、独一无二且合一的立场。召会独一正当的立场,乃是召会所在的地方(召会实际的彰显,五九至六○页)。

地方性一的一个有效例证

如果有人对于一的立场想和你争辩,你可以举出以色列民在迦南地的情形作一个例证。耶路撒冷是神为保守祂子民的一所拣选的独一地方,独一中心。后来,神的子民被掳了,有些人被掳到埃及,有些人被掳到亚述,还有些人被掳到巴比伦。本来神的子民是一的,只有一个敬拜中心─耶路撒冷的锡安山上。但是后来他们分散,最少分成三批。他们在巴比伦被掳七十年满了,神吩咐他们回耶路撒冷,有一部分剩余的民就回去了。他们回到耶路撒冷之后,自然而然就成了神子民的第四批群众。在没从被掳之地回到耶路撒冷之前,他们只有三批群众—分别在埃及、亚述与巴比伦。虽然这三批群众是分裂的,但那些回到耶路撒冷的第四批群众却不是分裂的。不错,这第四批人是和人分别的一群,但他们不是分裂,乃是恢复。

或许那些自愿留在巴比伦神的子民会说:“弟兄们,你们不必太狭窄,神是无所不在的,我们无须回到耶路撒冷去敬拜神。请看但以理,他爱主,也在事奉神,但并没有回到耶路撒冷去,他既能留在巴比伦,那么我们也可随意这样作。”在神主宰的权柄之下,甚至在古列王下诏叫被掳的人回耶路撒冷去之后,但以理仍留在巴比伦(代下三六22,但一21,十1)。在这之前,但以理天天祷告,他的窗户开向耶路撒冷。这指明但以理盼望回到耶路撒冷,不过他没得着机会;因此他的情形不可作为借口,叫人留在巴比伦,停在分裂之中。

神的子民留在埃及、亚述和巴比伦,乃是留在分裂中。那一批回到耶路撒冷的人并不是造成更多的分裂;相反的,他们享受到了真正一的恢复。这四批人中,只有他们可算是以色列国。那些留在巴比伦的人,比回到耶路撒冷的人可能多得多,但只有回到耶路撒冷的人能叫作以色列国,那些留下的却不能。

今天的以色列国也有同样的情形。只有回到圣地的人被认为是以色列国,散居各地的以色列人却不能。例如在纽约犹太人的数目,可能超过以色列地的犹太人,然而正如联合国所承认的,在圣地的犹太人成为以色列国,在纽约的却不成一国。那些住在纽约的可能很爱以色列国,甚至慷慨的支持她,但只因他们没有回到他们祖宗所在之地,就不能被认为是以色列国。作为以色列国的一分子,不仅必须是一个犹太人,还必须有正当的立场,就是在圣地(一的真正立场,一九八至二○○页)。

参读:召会实际的彰显,第六章;一的真正立场,第十章;李常受文集一九六三年第四册,实行召会生活的生命与道路,第十四至十六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