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audioplayer file=”http://e-shepherding.org/wp-content/uploads/2017/09/(100)F020初信造就:赦免你的弟兄.mp3″]
如果有弟兄得罪了我们,我们该怎么办?
第一,我们要赦免弟兄;第二,我们还要进一步挽回这位弟兄。本篇先来看赦免这件事。
一 总要赦免
路加福音十七章三至五节说:“你们要小心,若是你的弟兄犯了罪,就责备他;他若悔改,就赦免他。若是他一天七次得罪你,又七次回转,对你说,我悔改了,你总要赦免他。……”
马太十八章二十一至二十二节:“那时,彼得进前来,对耶稣说,主啊,我的弟兄得罪我,我当赦免他几次?到七次么?耶稣对他说,我不是对你说到七次,乃是到七十个七次。”
路加十七章是说,一个弟兄一天七次得罪你,又七次回转说懊悔了,你总要赦免他。马太福音则说,赦免弟兄不只七次,是到七十个七次。不管他的懊悔是真的或是假的,只要他这样说,你就要赦免他。他的真假不是我们的事,我们总当赦免他。
七次不算多,但是一天七次也不算少。同样的事一天作七次,你还会相信他是诚心认错么?所以路加十七章五节:“使徒对主说,求主加增我们的信心。”他们觉得一个弟兄一天七次得罪人,又七次回转说懊悔了,好像这是不可置信的。可是神的儿女还是应该赦免。弟兄得罪我们,我们不应该把罪留在那里一直记念着。
二 神的度量
主接着又引一个比喻:“诸天的国好比一个作君王的人,要和他的奴仆算账。才算的时候,有人带了一个欠一万他连得银子的来。因为他没有什么可偿还的,主人吩咐把他和他的妻子儿女,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来偿还。那奴仆就俯伏拜他,说,宽容我,将来我都要还清。那奴仆的主人就动了慈心,把他释放,并且免了他的债。”
你看这一个仆人,他如果把一切都卖掉,还是不够还的,所以他就说:“宽容我,将来我都要还清。”他以为求主人给他更多的时间,他将来都可以还清了。这是不认识恩典的人的打算。其实,这一个仆人在主人面前所亏欠的,自己是没有力量偿还的。所以主人就动了慈心,把他释放了,并且免了他的债。
我们对于神的亏欠也是无法偿还的,与人亏欠我们的数目相比,差得太多了。虽然你说“主啊,宽容我,将来我都要还清!”主却不是说“好好好,你有多少先拿来,后来再还清!”主乃是直接豁免了你所欠的一切债。这就是神的恩典,这就是神的度量。任何在神面前求恩典的人,主都给他恩典。主就是怕人不求。人只要稍微有一点盼望,说“主啊,你施恩给我!”主总是施恩给他。并且主所赐的恩典,是要作到祂自己满意。也许你以为讨一块钱就够,但祂给你一千万,祂总是要作到祂满意为止。
所以,我们需要看见自己亏欠神的数目是何等大,才能看见别人所亏欠我们的是何等有限,也才会对弟兄的亏欠有宽大的赦免。我们如果忘了已往所蒙的恩典是何等大,就可能变成一个非常寡恩的人。
三 神的盼望
凡得着恩典的人,都得学习给人恩典。
马太十八章二十八至二十九节说,那个蒙恩免的仆人出来,“遇见一个和他同作奴仆的,欠他一百银币,便揪住他,掐住他的喉咙,说,你所欠的,都要偿还。那和他同作奴仆的,俯伏央求他说,宽容我,将来我必还你。”
主的比喻,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一个对比,我们欠祂的是一千万银子,但别人欠我们的不过是十两银子!当我们对主说“主啊,宽容我,将来我要还清”的时候,主不但释放了我们,并且还免了我们的债。你的同伴,就是你的弟兄,他无论如何得罪你至多是欠你十两银子而已。他也对你说:“宽容我吧,将来我必还清。”他和你同样的盼望,同样的要求,你怎么能不宽容他呢?
但是这一个仆人不肯宽容,竟去把他的同伴下在监里。一个不赦免别人的人,在神看来是何等的无理。你如果不赦免你的弟兄,你就是这一个仆人。信徒待自己应该根据公义,但待别人应该根据恩典。一个信主的人对于弟兄如果不能赦免,这一个人在神面前就缺少恩典。
三十一至三十三节接着说:“那些和他同作奴仆的,看见所发生的事,就甚忧愁,去把一切所发生的事,都完全告诉他们的主人。于是主人把他叫来,对他说,你这恶仆,因你央求我,我就把你一切所欠的都免了;你岂不应当怜悯和你同作奴仆的,像我怜悯你么?”
主怎样对待你,主也盼望你怎样待别人。主没有按着公义向你要,主也不盼望你按着公义向别人要求。主是按着怜恤免了你的债,主也盼望你按着怜恤免别人的债。主用什么量器量给你,主也盼望你用什么量器量给别人。主乃是用十足的升斗,连摇带按、上尖下流的恩待你,主盼望你也用十足的升斗,连摇带按、上尖下流的去恩待人。
一个蒙赦免的人竟不肯赦免别人,一个蒙怜恤的人而不怜恤别人,没有一件事比这个更难看。所以主人问那个仆人:“你岂不应当怜悯和你同作奴仆的,像我怜悯你么?”
四 神的管教
接下去,第三十四、三十五节说:“主人就大怒,把他交给掌刑的,直到他还清了一切所欠的债。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赦免你的弟兄,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。”
在这里有一个人落在神的管教里,这是严肃的事!盼望没有一个人落在神的手里。如果有弟兄得罪你,总得在神面前学习赦免,总不应该在那里记念弟兄的罪。在这一件事情上,神的儿女应当像我们的神;神如何宽大的对待你,神也盼望你如何宽大的对待你的弟兄。
感谢水深之处提供素材
(关键词:)
尚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