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魂呢?

英国十七世纪圣保罗教堂副主教约翰顿(Johnton)为了时时警觉人生的短暂,在他房间里面安放一口棺材,每于总要爬进棺材,躺上几分钟,借以加强印象。人生的年日如睡一觉,转眼之间如飞而去。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搬家忘带妻子

一日,鲁哀公问孔子说,“据说从前有人搬家,竟然忘记带走妻子,世上真有这样愚笨的人么?”孔子答道:“那人并不算笨,还有许多真正愚汉,竟连自己也都忘记了呢。”问曰:“他们如何能够忘记自己呢?”答曰:“古时暴君桀纣肆意骄奢,一味淫乐,终招亡国丧身,岂非忘记自己?”许多世人只知奢华宴乐,忘记自己的灵魂,更是愚昧!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招魂不来

王文江,上海之江大学学生,家住杭州。抗战时,沪杭消息不通,父母焦念,请来交鬼的人,告以八字,请他招魂,借知儿子究竟。久招不来,再招,查出他因信主不能招来。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的手下,惟有信主的人才能脱离黑暗的权势,迁到爱子的国度里。(西一13)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水囊倾空藏金银

古时有一北方塞外的财主,他的女儿嫁给关外的人,来往都要骑着骆驼,经过广大沙漠。一次女儿的母亲把骆驼背负的水囊倾空,再把金银宝石藏进去。到了大沙漠无水之处,方才发觉没有水。骆驼没有水喝,走不动了,结果人、畜都死在那里。

许多人只看钱财要紧,漠视灵魂也是这样。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灵魂独一的避难所

卫斯理查理于一七三八年信主。在他信主后不久的一年夏天,有一小鸟被鹰追逐,无路可逃,闯进查理的书房,躲入他的怀中。鹰遂飞去,不敢靠近。查理的胸怀竟然成为那只小鸟的避难所。查理心有所感,写了一首名诗,其中有一句是:“此外并无避难所。”意思就是:基督乃是灵魂独一的避难所。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承认灵魂的存在

希腊哲人苏格拉底、柏拉图、亚里斯多德,近代理性派泰斗笛卡儿,理想派领袖柏克力(Berkeley)及著名的哲学家康德等,他们虽有很多不同的见解,但对人有灵魂,都是相信不疑的。中国儒家常常题到“性之善恶”,“心之修养”等,也是无异承认了灵魂的存在。

然而灵魂究竟是什么东西?按照圣经所说,它是居住在人身内,具有不朽之本质的真我。它有位格,有理解力和意志。它是神所创造的生命,它能离开人的肉体而存在,并且它承担一切道德的责任。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与字据俱焚

有一大楼发生大火灾,火势甚烈。两位青年抢进保险室里,要将所藏紧要字据拿出。他们进入保险室时,火烟随之进来。他们不得已就将铁门暂关,以阻烟火。等到他们将紧要的字据都拿到手里,要开门逃出之时,不料铁门已被热气涨大,无法动弹。他们虽在里面大声呼救,但是外面的人,只听到求救的声音,却是无法施救,结果他们与字据俱焚。

圣经上说,“无知的人哪,今夜必要你的魂;你所预备的,要归谁?”(路十二20)许多人只要这,要那,却不顾灵魂也是如此。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滴答滴答地响

有一主日学教员对一班主日学学生讲到灵魂问题,人死之后,身体虽烂,灵魂仍活。他们听了不甚明白,就问,身体死后,灵魂怎能独存呢?教员就把一个装着表的表匣子拿出来,对他们说,“你们怎么知道里头有表呢?”一位学生答道:“因为听见滴答滴答地响。”教员就把表从匣里拿出来,表放在右手,匣放在左手。问他们说,“现在表在哪里?”学生们齐说,“表在右手。”教员就说,“身体如匣,灵魂如表。表离匣仍然照常滴答,灵魂离身也是如此。”学生们恍然大悟。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只知掘金不知种植

一艘大船,开往南洋,中途遇见台风,船遭破坏,顺流漂到一个孤岛。大家上岸看见许多金沙,拼命掘金。有人提议种植,以作将来食粮,大家都以掘金为重,希望有船来救,未予理睬。那知过了很久,未见一只救船,这时一切食粮已经用尽,开始种植又嫌太迟,结果全部饿死岛上。过了数年探险队来到该岛,发现许多白骨,储金甚多。起初不知究竟,后来在遗留的日记本上获悉,他们因为只知掘金,不知种植而致饿死。许多世人只知追求眼前的福乐,不知打算将来灵魂的归宿,终致沉沦。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苏格拉底信人有灵魂

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将死之时,问他同事和学生说,“人若死了,一了百了呢?抑或尚有事情呢?”同事和学生想了许多时日,答覆他说,“人死如琴破散,琴如破散,便归无用。”他们以为人若死了,万事俱休,一了百了。苏格拉底摇头说,“不对,不对,琴可破散,成为无用,但是弹琴的人还在啊!”他的意思是说,身体可以朽坏,但是身体里面的主人—灵魂,就是“弹琴的人”还存在,弹琴的人不会随琴朽坏。琴能发声,在于弹琴的人,身体能以活动,在于灵魂,灵魂离开身体,人就死了。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富翁死于狂犬病

一位富翁忽遭狂犬咬伤,延医诊治。医生说须注射狂犬病药。富翁不从,以为伤微,只须敷药,不必注射,免多花费。医生劝说无效,只好照他意思,给他敷药。过了数天,再来取药,看看伤痕几已痊愈更不再意。医生又说,“外表虽好,毒入身内,更是危险。”富翁不信,反笑医生贪财。不久,狂犬病发,狂呼疾叫,乱咬东西,家人再请医生,医生不敢前去,严严吩咐家人不可与他接触,免被咬伤致命。富翁只知爱惜一点钱财,不知已病之重,卒致惨死。世人只知贪爱世福,爱惜钱财,不知宝贵灵魂,也是这样。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卢马但看钻石是碎玻璃

从前台北有一富翁,名叫平川,性喜钓鱼。一日,前往淡水河边,雇了卢马但的船,划到河中垂钓。傍晚,兴尽而归。富翁去后,船主清扫船舱,发现一颗豆大的钻石,以为是个碎玻璃,反而责备正在船旁玩耍的小孩说,“为什么把割破皮肤的碎玻璃丢进船内!”说后,就把钻石抛入河中。过了一天,富翁回来寻找钻石,询问船主有否看见,船主说,“昨天我在清扫船舱,发现一颗明亮的碎玻璃,已经把它丢到河里去了。”富翁听了,非常惋惜,感叹说道:“宝贵的钻石,竟被认为不值一毫的碎玻璃,真是无知!”世人看自己的灵魂常如碎玻璃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