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经纶的福音

第五系列 神的经纶

第六篇 神经纶终极的目标—人成为神

约十二24       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,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,仍旧是一粒;若是死了,就结出许多子粒来。

约壹三2          亲爱的,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,将来如何,还未显明;但我们晓得祂若显现,我们必要像祂;因为我们必要看见祂,正如祂所是的。

在生命和性情上(但不在神格上)成为神

神的心意,是要使信徒在生命和性情上(不是在神格上)成为神。在主后三二五年的奈西亚大会里,亚他那修 (Athanasius) 说到成为神:“祂(基督)成为人,使我们得以成为神。”虽然许多神学家和圣经教师熟悉“成为神”(deification) 一辞,但在已过的十六个世纪里,只有少数人敢教导在基督里的信徒成为神这件事。

我从未受到任何关于成为神之教训的影响;我乃是从研读圣经中看见,神的确要使信徒在生命和性情上(但不是在神格上)成为神。例如,约壹三章二节说,“亲爱的,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,将来如何,还未显明;但我们晓得祂若显现,我们必要像祂;因为我们必要看见祂,正如祂所是的。”这节清楚的启示:我们要像神。

大卫是一个合乎神心的人,这非常好,但是不够。神要得着一班人能说,“我不仅仅是一个合乎神心的人;我在生命和性情上(但不是在神格上)是神。”一面,新约启示神格是独一的,并且只有神-那惟一有神格者,当受敬拜。另一面,新约也启示,我们这些在基督里的信徒,有神的生命和性情,并且我们要在生命和性情上成为神,只是绝不会有祂的神格。(撒母耳记生命读经,第二十五篇)

一粒麦子产生许多子粒

到了有一天,主耶稣这神人说,祂是一粒麦子要落在地里死了,而成为许多子粒。(约十二24。)这许多子粒实际上就是许多的神,作神的复制。第一个子粒—第一个神人—是原型,由这一粒借着死与复活所产生的许多子粒—许多神人—是大量复制。这是神的复制。有些人听见神被复制,也许感到震惊,认为这样的说法是无稽之谈。然而,这正是约翰十二章二十四节所启示的。

神真正的嗜好是要在全地许多国家得着祂的复制。这样的复制使神喜乐,因为祂的复制看起来像祂,说话像祂,生活像祂。神在这复制里,祂的复制有祂的生命、祂的性情和祂的构成。这是何等大的事!(历代志生命读经,第二篇)

经过重生、成圣、更新、
变化、模成和得荣

那么神怎样叫人成为神呢?神用祂自己作生命把我们重生之后,就在我们里面继续用祂生命的灵作圣别、更新、和变化的工作。神成为人,是借着成为肉体。人成为神,是借着变化。当主耶稣在地上作人的时候,祂曾登山改变形像。那一次的变化,是突然的变化。但是我们成为神的变化,不是突如其来的,乃是一生的变化,一直变化到模成祂的形像。最后就和祂一同进到荣耀里,就是我们的身体得赎;那是我们全人最后一步的得赎,把我们带进荣耀里。我们乃是经过重生、成圣、更新、变化、模成和得荣,而成为神。到这一步,约壹三章二节说,祂再显现的时候,我们必要像祂,正如祂所是的。

这个过程的结果,就产生一个生机体。这生机体就是神与人联合相调,把神作成人,再把人作成神。这个生机体就着三一神中间的父来说,是父的家,也就是神的家;就着三一神中间的子来说,乃是基督的身体。家是叫神有住处,身体是叫神有彰显。最终的结果就是新耶路撒冷。这给我们看见,神怎样成了人,以后祂也怎样把人作成神,叫人过一个神人的生活。我们今天所过的神人的生活,就是耶稣基督在地上,经过死而复活所过的典型生活。在约翰福音里,耶稣基督在地上的人生,是在死而复活以前的生活。我们在书信里所过的基督徒生活,所过的神而人者的生活,是在死而复活之后的生活。在复活里,我们是天天在变化。(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七年第一册,异象的高峰与基督身体的实际,第二篇)

早期的教父关于“神化”的教导

早期的教父,用‘神化’(deification)这辞形容信徒有分于神圣的生命和神圣的性情,却无分于神格。我们人需要神化,在生命和性情上成为像神一样;但说我们在神的神格上成为与神一样乃是极大的异端。我们是神,但不是在祂的神格上,乃是在祂的生命、性情、元素、素质和形像上。(李常受文集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二年第二册,基督徒的生活,第十二篇)

路德关于“成神”的观念

Simo Peura就路德成神的观念曾写过一篇全面的专题论文。他指出成神的观念是路德神学里一项不可或缺的主题。最明显论道这个主题的文章是路德的“圣彼得与圣保罗之日的讲道”。(1519)

“受恩典帮助的人不再仅仅是人而已;神的恩典赐予他神的形象并神化了他,以致圣经也称他为‘神’和‘神的儿子’”。

“正如神的话成了肉体,所以肉体成为话也是必须的。话成了肉身,正是为了叫肉身能成为话。换言之,神成为人,为叫人能成为神。所以,刚强的成为软弱的,为叫软弱的能成为刚强的。话穿上了我们的形象和样式。”(一五一四年圣诞节的讲道)(One With God, by Veli-Matti Karkkainen, p.4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