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-29主的恩言
诗歌:514
读经:
路四16~22 耶稣来到拿撒勒,就是祂长大的地方,在安息日,祂照例进了会堂,站起来要念圣经。有人把申言者以赛亚的书卷递给祂,祂展开书卷,找到一处上面写着:“主的灵在我身上,因为祂膏了我,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,差遣我去宣扬被掳的得释放,瞎眼的得复明,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,宣扬主悦纳人的禧年。”于是把书卷捲起来,交还堂役,就坐下,会堂里的众人都定睛看祂。祂就对他们说,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。众人都称赞祂,并希奇祂口中所出的恩言,又说,这不是约瑟的儿子吗?
贫穷的得福音
人生来是贫穷的,这贫穷不是指着在财物上有缺乏,乃是指着人缺少神,缺少神的福气,缺少生命和平安,缺少永远的生命。所以从主来看,人完全是一个穷汉,一无所有。主的恩言第一告诉我们,有福音传给贫穷的人。主的福音叫我们得着神和神所赐的福气,得着生命,得着平安,得享永远的生命。
被掳的得释放
人生来就是被掳的。人的祖宗是已经被撒但掳去,人是从被掳的祖宗生下来的,所以一生下来,就在撒但的手下作俘虏,不得自由。人生有许多事都不能由人自主,因为在人的上头,在人的里头,另外有一个势力,控制人、辖制人。比方有的人,他不愿有嫖赌的嗜好,但却没法控制。主的恩言告诉我们,被掳的可以得释放。祂在十字架上已经败坏了那掌死权的魔鬼,所以祂今天能在人身上除去魔鬼的势力,将人从魔鬼的权下释放出来。
瞎眼的得看见
人生来瞎眼,不认识神,不认识宇宙的来历,不认识人生的究竟,不认识人生的结局,不认识魔鬼的圈套。主的恩言说,瞎眼的可以得看见。因为主就是光,祂能照亮人的心眼,叫人认识神,并知道宇宙的来历,也叫人对人生的究竟和结局,都能有透彻的明了。
受压制的得自由
人生来就是受压制的。人所受的压迫,有环境上的压迫,就如家庭、事业、学业的重担,疾病的压迫。还有心理一面的,就如心里没有满足,没有安息,不愉快,不自然,不自由,这些都是心理上的重担(福音题纲,一七八至一七九页)。
一个什么都没有失去的人不会期待禧年。事实上,禧年对于这样的人可能是苦难。但是一个失去一切,连他的土地和自己都失去的人,必会期待禧年。当禧年来到时,他会因着得释放并得回那一分土地的权利而欢乐。
每个以色列人都分得一块美地。美地表征基督,因此,失去美地的权利,就是失去享受基督的权利。堕落的人都失去了享受神作生命树的权利,也失去了享受基督作美地的权利。不仅如此,每个堕落的人都已经把自己卖给罪、世界和撒但。保罗在罗马七章十四节说到自己:“我是属肉的,是已经卖给罪了。”甚至保罗也成了罪的奴仆。
所有堕落的人都失去了享受基督的权利。也把自己卖给了消极的事物。但是禧年指明我们能从辖制中得释放,恢复享受基督作我们之分的权利(路加福音生命读经,一一二至一一三页)。
主的恩言说,受压制的得自由。主能解脱人身体方面的重担。例如身体的病痛,主能医治;一切的软弱和痛苦,主能担当。所以祂说,“凡劳苦担重担的人,可以到我这里来,我就使你们得安息。”(太十一28)。主能叫人心理上得满足愉快,所以祂能除去人心理上的压制。基督更替人担当了罪的刑罚,解决人良心里的重担,叫人良心不再受压制。许多人怕罪的刑罚,怕下火湖,但一接受主,良心就平安了。
神悦纳人的禧年
自从人犯罪以来,人类整个的年日都是悲哀的、灾祸的,没有平安、喜乐、自由、光明。人的光景如同前面所说的四点:贫穷、被掳、瞎眼、受压(福音题纲,一七九至一八○页)。
福音要传给贫穷的人,即在属天、属灵和神圣的事上贫穷的人(路十二21,启三17,参太五3)。路加四章十八节说到被掳的、瞎眼的、以及那受压制的。被掳的即战俘,在撒但的辖制下如同放逐者和囚犯(赛四二7)。瞎眼的指肉身和属灵的瞎眼(番一17,约九39~41,约壹二11,启三17)。得复明,与从撒但权下得释放有关(徒二六18)。压制,出于原文意打碎或折断的动词(太十二20),指在疾病或罪中受撒但的压制(路十三11~13,约八34)。
我们在路加四章十九节看见,人救主受膏“宣扬主悦纳人的禧年”。这悦纳人的禧年指禧年(利二五8~17)所预表的新约时代,那时神要悦纳(赛四九8,林后六2)归回的罪俘,并且在罪的辖制下受压制的人,可享受神救恩的释放,而过新约的禧年(路加福音生命读经,一○六至一○七页)。
主的恩言说,现在是禧年。基督一来,人类的历史开始了一个快乐时代。这个快乐幸福的时代,就是神悦纳人的禧年。亚当的罪叫神弃绝人,定人的罪。但基督来了,祂的救赎叫神不仅赦免人,更进一步在积极方面悦纳人。悦纳包括:神使人与祂相和相安,把从前人和神出的事解决了,并且喜悦人。主的恩言里叫我们得着六件东西:福音、释放、看见、自由、禧年及神的悦纳。
如何接受主的恩言
第一,承认主所说的光景,就是承认我们是贫穷、被掳、瞎眼、受压、悲哀的。第二,相信主的话,就是相信福音,相信福音所带给我们的(福音题纲,一八○至一八一页)。
参读:福音题纲,第八十一题;路加福音生命读经,第十一至十二篇;禧年,第三篇。